亚洲尺码和欧洲码的换算公式关系

域展资讯网 8

在购买国际品牌服饰或鞋子时,我们经常会遇到“亚洲尺码”和“欧洲尺码”的区别。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,有助于避免买到尺寸不合适的衣物或鞋子。系统讲解亚洲尺码和欧洲码之间的换算公式、差异来源和实际选购建议,帮助你掌握尺寸换算的核心技巧。

亚洲尺码和欧洲码的换算公式关系


一、什么是“亚洲尺码”和“欧洲码”?

1. 亚洲尺码(Asia Size)

亚洲尺码多以中国、日本、韩国等东亚国家常用的标准为主。因为亚洲人的体型通常偏瘦、肩窄、身高中等,所以亚洲尺码整体偏小,即“同样是M码,亚洲的M会比欧洲M小一号甚至两个号”。

亚洲尺码常见表现为:

  • S、M、L、XL 等通用标记

  • 或以厘米为单位,如身高165/胸围84(中国标准)

  • 日本尺码还可能用7号、9号、11号等表示(对应女性胸围尺寸)

2. 欧洲尺码(EU Size)

欧洲尺码则根据欧洲人体型设计,整体偏高大宽厚,特别在法国、德国、意大利等国家普遍以数字标注(如36、38、40、42)为主,用来表示胸围、腰围或身高段。


二、亚洲与欧洲尺码的换算公式与规律

虽然各国有略微差异,但我们可以根据以下规律做一个大致换算

1. 女装尺码换算对照表

亚洲码(中国)欧洲码(EU)国际码对应身高(cm)对应胸围(cm)
155/80A34XS150–15576–80
160/84A36S155–16081–84
165/88A38M160–16585–88
170/92A40L165–17089–92
175/96A42XL170–17593–96

换算公式(大致):
欧洲码 ≈(中国胸围 cm) ÷ 2 + 6

例如:胸围88cm → 88 ÷ 2 + 6 = 50(这里公式适用于男装)

2. 男装尺码换算(上装)

亚洲码(CN)欧洲码(EU)国际码胸围(cm)
165/88-9044XS88–90
170/92-9646S92–96
175/98-10048M98–100
180/104-10850L104–108
185/110-11252XL110–112

三、为什么存在尺码差异?

  1. 体型差异:亚洲人体型相对偏瘦、骨架小;欧洲人骨架大、肩宽臀圆,导致衣服版型不同。

  2. 设计理念不同:亚洲偏修身或娇小设计;欧洲更注重舒适、包容性和层次感。

  3. 基础标准不同:中国标准以身高/胸围为基础,欧洲则以直接数字码和身形分段设计。


四、鞋码换算参考

鞋子的换算也经常令人困扰。以下是男女通用鞋码对照:

欧洲码(EU)亚洲码(JP/中国码)US女鞋US男鞋
36235.54
3723.56.55
38247.56
3924.58.57
40259.57.5
4125.510.58.5

鞋子换算公式:
欧洲码 ≈(脚长 cm × 1.5)

中国码 = 脚长(cm) × 2 – 10


五、实际购买建议

  1. 查阅品牌的官方尺码表:不同品牌偏码现象很常见,比如ZARA偏小,H&M偏大,LV偏法式紧身。

  2. 选择有试穿体验的门店或支持退换货的电商

  3. 看模特参数对照尺寸:很多购物平台会列出模特身高体重+所穿尺码,有很高参考价值。

  4. 亚洲人选购欧洲品牌时建议买大一码,尤其是大衣、西装、牛仔裤等结构性强的衣服。

亚洲尺码与欧洲码的关系可以通过换算公式大致理解,但由于设计差异、体型偏好等因素,最好结合品牌尺码表、用户评价和实穿体验综合判断。掌握了这些基本换算逻辑,不论是在欧洲旅行购物,还是网购国际品牌,都能轻松找到适合自己的尺码。

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